引言
腹部立位摄影在医学影像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主要用于诊断肠梗阻、消化道穿孔及肾下垂等疾病。掌握正确的摄影技巧对于获取高质量的影像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立位摄影的技巧,帮助您一看就会。
一、摄影前的准备
- 患者准备: - 确保患者空腹,避免胃肠道内容物干扰影像。
- 检查患者是否有金属物品,如假牙、金属植入物等,以免影响影像质量。
 
- 设备准备: - 检查摄影设备是否正常,如摄影架、探测器、暗盒等。
- 确保摄影环境光线充足,避免曝光不足。
 
二、摄影技巧
- 体位设计: - 受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,背部紧贴摄影架面板,双上肢自然下垂略外展。
- 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面板垂直,并与探测器长轴中线重合。
- 胶片上缘包括胸骨剑突,下缘包括耻骨联合。
 
- 中心线定位: -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,通过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。
- 对于体型较大或体型较瘦的患者,可适当调整中心线位置。
 
- 呼吸方式: - 摄影前嘱患者平静呼吸,避免深呼吸或屏气。
- 对于观察肠腔内液平面或腹腔内游离气体时,一般应采用立位水平投照。
 
- 曝光参数: - SID(源-像距离)一般为100cm。
- 管电压80-90kV。
- 管电流量10-20mAs。
- 使用大焦点摄影,并根据受检者体型个性化调整。
 
- 滤线栅: - 使用滤线栅,提高影像质量。
 
三、注意事项
- 疑消化道穿孔者: - 必须包括两侧膈肌,以排除穿孔的可能性。
 
- 疑肠梗阻者: - 应摄取立位及卧位腹平片,以便全面观察。
 
- 摄影前让患者坐立片刻: - 以使腹腔内游离气体移动到膈下,减少干扰。
 
四、总结
掌握腹部立位摄影的技巧对于诊断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本文的介绍,相信您已经对腹部立位摄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实际操作中,还需不断积累经验,提高摄影技巧。
